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

培养优秀设计能力和健全人格,《产品开发营销》课程彰显育人成效

发布时间:2021-01-07 0:00:00浏览次数:1212

  设计艺术专业的《产品开发营销》课程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会学生掌握产品开发营销的方式、方法、技术和技巧要领外,如何挖掘和运用这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这门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设计与艺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王奕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和教学实践:
  一、在教学目标中,有机融入育人要求,体现育人功能
  1.依托产品开发任务,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与程序;
  2.培养学生系统设计能力,建立完整、健全的产品开发观,包括环保意识、有一定的自我学习思辨和更新能力;
  3.强化学生对产品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产品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4.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设计技能进行设计的能力,注重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5.借助开发平台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挑战,迎难而上的抗挫力;
  6.强化学生知识产权观念,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二、在教学设计上,积极挖掘思政元素,体现价值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课程设计中,王老师以“新中式美好生活”为产品开发任务,引导学生研究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此开发能满足当代生活方式的生活用品与小文创。课程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辩证分析当下生活方式,提升社会意识、环保意识,通过教师引导增强文化认同感,理解产品的社会属性,提升学生产品开发与营销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和设计师社会责任感,在产品开发实践过程中,增强与设计相关的法治意识,并培养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如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1:盛诗悦同学开发了一款自带加湿功能的风铃文创产品。“在电子产品泛滥,产品讲究功率的今天,回归一种更加环保天然的蒸发加湿方式,在细碎的叮叮声中体会传统智慧的“心静自然凉”。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花点时间停一停、思考一下,回归简单“慢”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理想?”这是她的思考与体会。
  案例2:胡娜同学注意到“二胎”成为当下中国人口中的热门话题,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不仅带来喜悦也带来了生活的忙乱。婴儿会长大,衣物也随之有变化。为此她设计了一款可调节大小的天鹅衣架,就像大天鹅带着天鹅宝宝,同一款衣架解决家中所有大小衣物的晾挂问题,避免了同类产品重复购买,更加环保合理。她说:“作为设计者,要开发更灵活的产品来帮助人们应对生活的烦恼,更加从容地面对变化。”。
  这两款设计,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了知识产权。
 三、在教学方法上,师生互动促进,体现学生成长
  《产品开发营销》课程包括课堂讲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外答疑等教学环节。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师生讨论,学生探究实践,教师鼓励、调动学生观察、探索、思辨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思索、发现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产品的社会属性,思考作为一名当代中国产品设计师开发产品的社会责任。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当下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并站在设计者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特别是课程最后的优秀成果,申请知识产权,对学生更是莫大的鼓励。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身体力行,教导学生尊重每一个原创,不抄袭不欺诈,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让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有了深刻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王老师将中国传统文化、法律知识、国家时政、热点话题、审美品味及能力等渗入到产品设计的探讨教授过程中,帮助学生在专业上取得进步,在人格上全面发展。经过一个教学周期,本门课程19名学生均按照要求完成作业。王老师和学生们选择了其中的四份优秀作业申请知识产权,目前已有三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授权。
  本课程还拓展至易班“优客”学习平台,师生在平台上提供课程相关视频、资料、学习成果和作品。只要登录易班网,即使不是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拓展学习。
  《产品开发营销》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授课教师王奕作为一名党员,不仅注重自身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也非常关注思政内涵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她注重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潜心研究教学规律,自觉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使《产品开发营销》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逐渐显现。(供稿单位:设计与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