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

校企协同、师生共创|设艺学院教师开展国家级非遗柳编传统技艺的考察工作与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4-05-30 13:22:40浏览次数:23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文化自信及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任孙娜蒙带领学生在中国柳编之都—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与实践工作。本次考察得到了阜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黄岗镇政府以及黄岗柳编非遗传人高俊章等的大力支持,也是校企合作单位—上海弓单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本然优和艺术科技有限公司与我院在教科研项目上的一次深度合作。

考察非遗柳编,感知传统技艺

  阜南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安徽省柳编产业出口基地”称号。作为传承历史和文化的载体,黄岗柳编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柳编产品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次考察期间,走访了多家柳编企业,并现场参与柳编提篮的编织过程,感知传统技艺的魅力。

记录编织技艺,创新柳编产品

  考察期间,师生与非遗柳编传承人高俊章大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柳编传统技艺与上海室内外公共装置艺术的融合创新进行了探讨。针对“沪上花开”与“柳花之香”两个公共装置艺术的模型制作进行了深度合作与实践探索。

传承非遗技艺,拓展多种途径

  黄岗柳编产业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产品90%以上出口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目前柳编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诸多传统编织技法因后继无人面临断层危机。本次实践主要是在柳编传统技艺创新的新品类、新理念、新的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及创新实践,旨在拓展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多种可能性。通过校企协同,师生共创,本次考察与实践完成了两个柳编公共装置的模型制作,将多种传统的经典编织技法进行了展示,探索了非遗传统技艺在室内外空间中大型公共装置实施的可行性方案。此次实践也是学校2023年度高层次与紧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GCC20230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供稿:设计与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